什麼情況下可以不給資遣費?

Author:
固定精選圖

老闆突然宣布公司要縮編,小明被列入資遣名單!但他心想:「等等,我好像犯了錯…」 什麼情況下,公司可以不用給資遣費? 了解勞基法,保障自身權益,避免權益受損! ‍立即諮詢專業,釐清狀況,為你的未來做好準備!⁤ #資遣 #勞基法 ‌#權益

文章目錄

當公司面臨困境:勞基法下的資遣費豁免條件

在台灣,勞工的權益受到《勞動基準法》的嚴格保障,資遣費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。然而,當公司面臨經營困境時,是否就一定得支付資遣費呢?答案並非絕對。勞基法中確實存在一些例外情況,允許雇主在特定條件下,可以免除或減少資遣費的支付義務。了解這些豁免條件,對於勞資雙方都至關重要,能幫助企業在艱難時刻做出更明智的決策,同時也讓勞工對自身權益有更清晰的認知。

那麼,究竟哪些情況下,公司可以「暫時」鬆一口氣,不必立即支付資遣費呢?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:

  • 歇業、虧損或業務緊縮: 這是最常見的情況。當公司因經營不善而歇業、連續虧損或業務量大幅萎縮時,雇主可以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後,分期支付資遣費,甚至在特定情況下,可以申請延緩支付。
  • 不可抗力因素: 例如天災、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,導致公司無法繼續經營,且無法歸責於雇主時,雇主可以申請減免資遣費。
  • 勞工有重大過失: 若勞工有嚴重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,情節重大,且經雇主事先告知,並經勞工申辯後,仍認定其行為足以影響公司營運,雇主可以依勞基法規定,不需支付資遣費,但需符合法定程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符合上述豁免條件,雇主也並非可以完全免除責任。例如,在歇業或業務緊縮的情況下,雇主仍需依法向勞工預告資遣,並協助勞工辦理失業給付申請。此外,即使勞工有重大過失,雇主也必須提供相關證據,並依照法定程序辦理,才能免除資遣費。因此,企業在面臨困境時,務必謹慎評估,並諮詢專業法律顧問,以確保符合勞基法規定,避免日後產生勞資糾紛。

總之,勞基法下的資遣費豁免條件,並非一成不變。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,仔細評估,並在法律框架內尋求解決方案。同時,勞工也應了解自身的權益,在面臨資遣時,積極與雇主溝通,必要時尋求法律協助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唯有勞資雙方共同遵守法律,才能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,共同度過難關。

員工嚴重違規:哪些行為可能導致資遣費被取消?

在職場上,員工的行為舉止直接關係到其工作權益。然而,當員工觸犯了公司規章,甚至嚴重違規時,資遣費的發放就可能面臨變數。了解哪些行為可能導致資遣費「泡湯」,對勞工朋友來說至關重要,這不僅能幫助你保護自己的權益,也能讓你更謹慎地應對職場挑戰。

根據勞基法規定,若員工有重大過失,雇主是可以依法不發放資遣費的。但「重大過失」的定義並非模糊不清,而是有明確的法律依據。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,可能導致資遣費被取消的行為,讓你對此有更清晰的認識:

  • 嚴重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:這包括了拒絕服從合理的工作指令、經常遲到早退、無故曠職等。若這些行為已嚴重影響公司運作,雇主就有權利採取行動。
  • 故意損害公司利益:例如,洩漏公司機密、盜取公司財物、惡意破壞公司設備等。這些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,也直接損害了公司的利益,自然難逃法律的制裁。
  • 對雇主、同事或其他員工有暴力或威脅行為:職場暴力零容忍。任何形式的暴力、恐嚇或騷擾行為,都會被視為嚴重違規,雇主有權利採取強硬措施。
  • 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的重大過失:除了上述列舉的行為外,還有一些情況可能被主管機關認定為重大過失,例如,涉及貪污、舞弊等。

總之,在職場上,謹慎行事、遵守規章是保護自己權益的最好方式。若不幸遭遇資遣,且對資遣費的發放有疑慮,務必諮詢專業律師或勞工團體,以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害。切記,了解法律,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。

常見問答

什麼情況下可以不給資遣費?

身為台灣勞工,了解資遣費的相關規定至關重要。以下針對常見的資遣費疑問,提供您清晰且專業的解答,讓您在職場上更有保障:

  1. 公司倒閉或歇業,一定有資遣費嗎?

    不一定。雖然公司倒閉或歇業通常屬於資遣,但若公司已無力支付資遣費,勞工可向勞工退休基金管理委員會申請墊償。墊償金額上限為六個月平均工資,不足部分則需向公司債權人求償。

  2. 勞工嚴重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,雇主可以不給資遣費嗎?

    是的,符合特定情況下,雇主可依《勞動基準法》第12條規定,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,且無須支付資遣費。這些情況包括:

    • 故意損害雇主或他人利益,情節重大。
    • 無故曠工超過一定天數。
    • 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,情節重大。

    但雇主必須在知悉事實後30日內行使終止權,並保留相關證據。

  3. 勞工自請離職,雇主需要給資遣費嗎?

    一般來說,勞工自請離職,雇主無須支付資遣費。但若符合《勞動基準法》第14條規定,勞工可主張雇主應給付資遣費,例如:

    • 雇主違反勞動契約或勞工法令,致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。
    • 雇主未依勞動契約給付工資。
    • 雇主對勞工有性騷擾行為。
  4. 試用期內被資遣,有資遣費嗎?

    試用期內被資遣,原則上雇主仍應依《勞動基準法》規定給付資遣費。但若試用期已明訂於勞動契約中,且雇主能證明勞工不適任,則可依《勞動基準法》第11條規定資遣,並依年資計算資遣費。

重要提醒: 勞工權益受法律保障,若您對資遣費有任何疑慮,建議諮詢專業律師或勞工團體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

重點精華

總之,了解資遣費的相關規定,對勞工權益至關重要。 清楚哪些情況下雇主可免除給付,能幫助您在職場上更明智地保護自己。 遇到問題,務必尋求專業協助,保障自身權益! 本文由AI輔助創作,我們不定期會人工審核內容,以確保其真實性。這些文章的目的在於提供給讀者專業、實用且有價值的資訊,如果你發現文章內容有誤,歡迎來信告知,我們會立即修正。